目前在國內外輥壓機制造中,常用的輥體材料多為Cr、w、Mo、V合金、45號鋼等鍛件,國外也有采用鑄件的。但鑄件不如鍛件使用效果好。
長期以來,對輥壓機輥面保養技術的研究,國內外均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整體鑄造式、堆焊式、硬質合金柱釘式等方法就是不同時期的研究成果。整體鑄造式屬于早期技術,目前已不多用;硬質合金柱釘式則因其對物料中的異物過于敏感或造價過于昂貴而難于推廣使用。從對耐磨性、對工況的適應性以及使用、維護的方便性等諸多因素考慮,目前認為堆焊方法效果最好。堆焊成功的關鍵在于合理設計輥面的耐磨材質和花紋形式以及制定輥面局部和整體的現場修復工藝。
輥壓機輥面的磨損為高應力磨損,其耐磨效果決定于輥面耐磨材料的表面硬度及韌性。輥壓機輥面修復包括局部修復和全面修復。局部修復需根據損傷深度確定修復層。修復耐磨層前應對表面水泥灰和輥面疲勞層進行清理,補焊材料應與原輥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和良好的冷焊效果,同時應焊過渡層,以避免焊接應力太大,破壞原輥體。局部修復一般采用焊條或自保護焊絲等進行堆焊。整體修復是指對輥體局部反復修復5~8次后,由于母體反復承受高壓擠壓應力作用,焊接微裂紋不斷擴展,輥體會產生一定厚度的疲勞層,用碳弧氣刨在磨損比較嚴重的輥面上刨出幾道槽檢查裂紋情況,會發現輥子深處有很多層狀裂紋,較淺的距輥面約10 mm,較深的距輥面約20~30 mlTl,局部深達50~60 mlil,并且多數裂紋都沿輥子周向延伸。從刨掉的料塊來看,下表面呈植物年輪狀,一圈沿著一圈向外擴展。由此也可看出,輥子的破壞形式是高應力磨料磨損及疲勞磨損的綜合表現。此時若再直接補焊,易產生層間脫落,故需對輥體疲勞層進行徹底修理后進行耐磨堆焊整體修復,同時配合適當的熱處理。疲勞層的清理一般采用碳弧氣刨或電熔刨,用砂輪打磨表面,用車床車圓,徹底清理可能存在的增碳層,然后采用埋弧堆焊的方法進行修復。無論局部或整體修復,輥體的圓度誤差和兩輥直徑誤差都不能太大,否則會引起輥壓機水平振動和兩擠壓輥不均勻載荷加大。